产品 & 中心
概述: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餐后残余(泔脚)。其成分有生物质和非生物质,其中生物质主要有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非生物质如废餐具、塑料、纸巾等。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约有3万吨餐厨垃圾产生,并呈上升趋势。而餐厨垃圾中的杂质含量在有些区域高达30%以上,这给预处理带来高难度的分拣要求,本公司设计的分拣机是目前餐厨垃圾预处理的最好选择。
原理:
由进料输送机将物料送入布料器,布料器将物料均匀的喂入旋转的滚筒中,滚筒由计算机数字模糊控制技术控制,当物料进入滚筒后进行模糊控制,使物料自动分离,轻物质和油将漂浮在最上面、重的大物质被沉入滚筒的底部、浆料及细小的物质漏出滚筒的格栅网。
轻物质由1#机械手将其捞出送入1#出料输送机;重物质由2#机械手扒出送入2#出料输送机;浆料及渣滓由渣浆分离器进一步分离,浆料送出,渣滓排放。轻物质及含油废水在1#输送机中进一步进行分离,将含油废水截留后送入集水槽中进行油水分离,将固体轻物质送出。重大物质由2#输送机送出。
构成:
进料推进器及附属传动装置;
滚筒驱动装置;
格栅滚筒;
滚筒外壳;
渣浆分离器;
喷淋泵;
出料输送机2套;
出料机械手2套;
废气排出口;
PLC控制,触摸屏操作。
分拣能力:
1-25M3/h
分拣率>90%

概述:
目前在餐厨垃圾及某些废水输送处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污水中有大量的毛发、纤维、渣块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对任何一款泵的运行都是不利的,故废水在进入泵之前必须将长的纤维、毛发等切短或将渣块去除。同样在在餐厨垃圾预处理工段中的浆渣输送,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本装置的作用就是在流体进入泵前,首先对其进行处理,以免损坏和堵塞后道工序的泵。该装置适用于渗滤液、屠宰水等含有较多杂质的液体和类似餐厨垃圾的浆渣类物料的输送。
原理:
在流体进入泵前的进入口设置一个切割屏,在屏的进水端设置一组切刀,当流体在泵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切割屏时,由于切刀在不断地旋转,将进入的纤维,毛发等切割,将渣块等打碎或通过重力而投入集渣槽,从而使通过切割屏的流体中的固体物能够适合泵的抽吸而不干扰泵的运行工作
特征:
Ø 无轴封、无泄漏、流道宽敞,所以输送含颗粒,高粘度〔粘度可达1万厘泊〕,易挥发和腐蚀性介质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身安全。
Ø 通过性能好,允许通过最大颗粒直径达15毫米。
Ø 不需灌引水,自吸能力强,吸程高达7米,长时间干吸,对装置不损坏。如超负荷,泵便会自动停机,负荷恢复正常时,能自动启动运行,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Ø 可替代初沉池、制浆机、输送泵
技术参数:
Ø 大于3mm的渣子去除率达99%以上
Ø 提升输送能力1-25M3/h
Ø 扬程达30米,出口压力最大可达0.6MPa。
Ø 使用功率:7.5Kw
Ø 重量:650Kg
Ø 外形尺寸:1500x800x1400mm

概述:
平板式固液分离机是一种通过约翰逊网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由机架、传动装置、进水装置、过滤装置、挤压装置、 犁式推进装置及电气控制装置组成。
原理:
含有固体及渣子的污水通过渣水分离提升泵,将污水中的坚固的渣块分离后的污水泵入平板式固液分离机进水箱,同时将药剂加入进水箱,进水箱为一迷宫式流道水箱,使进水水箱的污水由湍流变为紊流,从而达到使污水在平稳状态下进入分离网的上方进行固液分离,在约翰逊网的上方有一块上下及前后运动的压板,其作用是将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部分进一步挤压并同时将固体向前输送,通过步进式的挤压后使固体达到预期的含水率,最后送出装置。在约翰逊网的下方有一套前后上下运动的犁式推进装置,它在压板挤压的过程中,清理网的缝隙中的污泥,同时将泥向前推送,并将泥犁松,使每次挤压后的污泥都处于松散状态,从而达到永无堵塞的功能,无需反洗水。
特点:
Ø永无堵塞
Ø无需反冲
Ø体积小效率高
用途:
Ø本装置主要用于絮凝后的市政污水,焦化污水、屠宰污水、餐厨垃圾等领域的污水固液分离,不同的污水中由于其物料性质不同,从而使得其出料的含水率和出水的含固液率有所不同。
Ø本装置可替代污水处理中的初沉池和气浮机
技术参数:
Ø处理量:1-50m3/ h( 视含固率及物料性质)
Ø进水管:DN50 快装接口
Ø出水管: DN100 快装接口
Ø装机容量:2.2KW
Ø外形尺寸:2000*600*1500mm
Ø重量:320kg( 毛重)
配置:
Ø物料流经部分为不锈钢
Ø犁松推板为优质高 合金钢
Ø 机架为优质碳钢
Ø电气控制元件为国标产品。
概述:
餐厨物首先由环卫集运车运至处置车间,经电子称计量后倒入卸料仓,进入双螺旋无轴螺旋输送机,在输送机与卸料仓之间有一套破袋装置,在游离水沥干的同时将塑料袋进行破袋处理。接着由输送机将餐厨物输送到分拣机上。整个功能由电脑控制。
组成:
Ø本装置有四个口,第一个是进料口;第二个是出料口;第三个是出水口.第四个口是排气口;
Ø进料口为一个自动盖板.当有料送入时,盖板自动打开,进料完毕后自动关闭;
Ø出料口为一个同分拣系统的布料器对接口;
Ø出水口为一个DN100的管道,将含油废水直接排入集水井;
Ø排气口为一个DN250的风管法兰,直接同排气管道连接;
Ø在顶部设有排水槽,可将表面清洗水直接排入集水井。
特点:
Ø卸料仓同物料接触部分为不锈钢材质;
Ø卸料仓盖由液压装置来实现启闭;
Ø输送螺旋片为优质锰钢;
Ø破袋刀具为优质合金钢;
Ø输送产能为5-30M3/h;
Ø在料仓内部设有3600旋转清洗喷淋头及除臭喷雾装置;
Ø为了防止沥水网堵塞,在沥水网的下方设有反冲洗装置。
规格:
根据处置规模可设计10-50M3;
用途:
双轴螺旋输送机主要用于含固物料的输送,如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生活湿垃圾、畜禽粪便、造纸废水的含水固体物、印染废水污泥及屠宰废水的含水固体物。
组成:
双轴螺旋输送机由传动装置、螺旋体、机壳、耐磨衬垫、沥水网、集水槽、撕碎装置、盖板、进料口、出料口、排气口、出水口及控制箱(可选组件)组成。
特点:
Ø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机和联轴器构成;
Ø螺旋体为不锈钢、耐磨优质合金钢或双相钢制作;
Ø耐磨衬垫为高分子聚合物制作;
Ø沥水网为不锈钢或双相钢材质的约翰逊网;
Ø集水槽为不锈钢制作;
Ø撕碎装置为动刀和静刀组合;
Ø配电箱采用施耐德或或同类电气元器件组合;
Ø特殊的制造的加工工艺使叶片的外表美观,形状整齐,这种工艺制造的叶片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
Ø螺旋叶片安装十分的方便,维护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Ø螺旋叶片表面光洁,耐磨性能和强度都比较高,使用寿命长。
Ø螺旋叶片材质一般是由不锈钢制作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的传输设备。
Ø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省原材料、叶片质量好、硬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
规格:
外径(mm) | Ф94 | Ф94 | Ф120 | Ф120 | Ф125 | Ф125 | Ф140 | Ф160 | Ф200 | Ф440 | Ф500 | Ф500 |
内径(mm) | Ф25 | Ф25 | Ф28 | Ф40 | Ф30 | Ф30 | Ф45 | Ф40 | Ф45 | Ф300 | Ф300 | Ф320 |
螺距(mm) | 72 | 100 | 120 | 120 | 100 | 125 | 120 | 160 | 160 | 400 | 460 | 400 |
板厚(mm)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外径(mm) | Ф160 | Ф160 | Ф200 | Ф200 | Ф250 | Ф250 | Ф320 | Ф320 | Ф400 | Ф400 | Ф500 | Ф500 |
内径(mm) | Ф42 | Ф42 | Ф48 | Ф48 | Ф60 | Ф60 | Ф76 | Ф76 | Ф108 | Ф108 | Ф133 | Ф133 |
螺距(mm) | 120 | 160 | 160 | 200 | 200 | 250 | 250 | 320 | 320 | 400 | 400 | 500 |
板厚(mm) | 3.5 | 3.5 | 3.5 | 3.5 | 3.5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外径(mm) | Ф140 | Ф140 | Ф190 | Ф190 | Ф240 | Ф240 | Ф290 | Ф290 | Ф290 | Ф290 | Ф370 | Ф370 |
内径(mm)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89 | Ф89 | Ф114 | Ф114 | Ф114 | Ф114 |
螺距(mm) | 112 | 150 | 133 | 200 | 166 | 250 | 200 | 290 | 200 | 300 | 300 | 380 |
板厚(mm)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特殊规格另行设计加工。
螺旋叶片
工作原理
柱生物反应器是一个在集成模块上设置若干个柱反应室,每个柱反应室配有当量面积小于柱当量面积的下流道,使污水下流速度为上流速度的一定的倍数,由下流道将柱反应室有机串连在一起,而每个柱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污泥系统,污水由第一个柱反应室低部进入柱内,以推流形式在柱反应室内以一定的速度上流,并与内柱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在分离腔侧向溢流进入下流道,经过一次生物反应的废水进入第二个柱反应室的底部,依次类推,最后一个柱出水将流入一个MBR终端膜生物反应器,其中一部分生化反应后的水被膜分离后排出,一部分出水可以由底部流出回流到第一柱反应室内以稀释进水浓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沿分离腔的上方直接流向储气罐内。污泥沉入柱内继续消化。
系统构成:
l 进水泵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及回流水提升并泵入生化柱内;
l 1#八向分配器由电脑控制,将污水送入指定的生化柱内;
l 2#八向分配器由电脑控制,将空气送入指定的生化柱内;
l 3#八向分配器由电脑控制,将生化柱内的气体排到指定的容器内进行气体的后续处理;
l 每个生化柱内可挂填料并进行三相分离;
l 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分配八个生化柱,作为铁碳微电解、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爆气生化柱等;
l 装置中间有储水罐放入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可进行MBR处理;
l MBR循环泵
特点:
l 每个柱反应器均是一个多功能的生物反应器,柱内可挂填料、有进水口、出水溢流口、进气口、出气口、取样口、视窗观察口及温度、压力、流量和PH测量口;
l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有机负荷较高,水力停留时间短;
l 对冲击负荷及进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缓冲适应能力;
l 反应器备有独立的柱反应室,驯化着与该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相,防止在各个单体中独立发展形成污泥相混合,以适应相应的底物及环境因子,出水水质稳定;
l 不需要专门的三相分离器;
l 各个单体内的产气互相隔开;
l 无死区、无沟流、无短流、无水平流;
l 每个柱反应室内几乎无水平流,只存在推流,水力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系统因而拥有更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更好。
用途:
l 小流量的难处理的化工废水;
l 小流量的食品废水处理;
l 电镀废水处理;
l 皮革废水处理;
l 各种难降解废水处理.
非标装置,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安装及调试。
简介:
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膜技术作为新型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物料分离和水处理,其中水处理领域对膜产品的需求量最大。以饮用水为例,自从人们发现自来水含有三卤甲烷、农药、洗涤剂以及自来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开始用反渗透膜制备纯净水。但是由于纯净水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也把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剔除掉了。于是,人们又用纯膜装置生产出具有矿泉水和纯净水两者优点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饮的过滤水。
超滤膜技术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热源、胶体、等有害物质,又可透析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已广泛应用于牛奶脱脂、果汁浓缩、黄酒纯化、白酒陈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纯 、蔗糠脱色、氨基酸浓缩、酱油除菌等生产中,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医疗针剂水、输液水、洗瓶水、外科手术洗洁水的制备。因其克服了蒸馏水中含有细菌尸体的缺点,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备受医学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离气体的特殊功能,产生富氧空气,现在广泛应用于医院、养鱼场、工业发酵与氧化等场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区特别需要。
膜技术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带入一个更新的时代。
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利用某种隔膜特定的透过性能,使溶质或溶剂分离的方法称为膜分离。
分离溶质时一般叫渗析;分离溶剂时一般叫渗透。
根据推动力的不同,膜分离有下列几种:
浓度差:扩散渗析
电位差:电渗析
压力差:反渗透(RO, reverse osmosis):MW<100, 0.2-0.3nm, 2 – 3 A0
纳滤(NF, nanofiltration):MW: 100-1000, 0.5-5 nm
超滤(UF, ultrafiltration):MW: 1000—百万, 5 nm-0.2 μm
微滤(MF, microfiltration):0.2-1 μm
膜分离的特点:
可在常温下操作,没有相变;
浓缩分离同时进行;
不需投加其他物质,不改变分离物质的性质;
适应性强,运行稳定。
《中国膜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膜产业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超滤、微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能源电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回用及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膜法给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经相继建成。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已经从1994年2亿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亿元。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和居民对饮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对水处理尤其是深度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水处理的核心元件——膜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市场总量也将越来越大。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预测,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在此背景下,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膜技术在未来十年间将迎来大发展。
此外,“十二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分离膜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力度,在开发分离膜新膜种和膜制造技术创新以及膜技术的工程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0年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将膜技术列入“十二五”重大产业技术予以专项支持。
在市场需求及产业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膜技术产业将迎来产值可观的“黄金十年”,预计这十年内我国膜法水处理工程将以4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膜产品产值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届时中国膜市场将占全球膜市场总需求量的15%-20%。
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膜技术以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超强的净化效果被用于苦咸水淡化处理和软化水处理行业中。因此膜技术在水处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膜技术的发展。
膜技术的发展:
低污染膜:
膜污染是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几种抗污染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清洗频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在膜技术领域问世。
超低压膜:
由于节省电耗和降低相关机械部件的压力等级引起材料费下降等优点,自1999年以来超低压膜在膜技术领域应用比重日益增大,这在以使用4英寸膜为主的小型装置中应用最为突出,大型装置中应用超低压膜也呈上升趋势。
带正电荷的反渗透膜:
现在广泛应用的低压、超低压复合膜的材质均为芳香族聚酸胺,其膜表面均带有负电荷,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表面带正电荷的低压复合膜,这种膜目前主要应用于制备高电阻率的高纯水系统中。
耐高温、食品级、卫生级反渗透膜:
普通水处理膜技术采用反渗透膜的使用温度均为0~45℃,但在需要耐90℃高温杀菌的特殊场合,可使用耐高温、耐化学药品的反渗透膜。此外,各种有特殊膜元件结构的食品级或卫生级的反渗透膜技术也开始在国内应用。
电渗析
原理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溶质和水。
阴膜只让阴离子通过;阳膜只让阳离子通过。
阴极:
还原反应:2H+ +2e → H2↑
阴极室溶液呈碱性,结垢
阳极:
氧化反应:4OH- → O2↑+2H2O +4e
或 2Cl-→Cl2↑+2e
阳极室溶液呈酸性,腐蚀
特点:只能将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去。不能去除有机物等。
离子交换膜
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与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
按其结构分为:异相膜、均相膜。
异相膜:离子交换树脂磨成粉末,加入粘合剂,滚压在纤维网上。
均相膜:离子及交换树脂的母体材料制成连续的膜状物,作为底膜,然后在上面嵌接上活性基团。
按离子选择性分:
阳离子交换膜(一般为聚苯乙烯磺酸型):R-SO3H,在水中电离后,呈负电性
阴离子交换膜(聚苯乙烯季胺型):R-CH2 N(CH3)3OH,电离后,呈正电性
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主要是由于:
1)膜的孔隙结构;2)活性交换基团的作用。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的关键部分,良好的电渗析应在于:
1)高的离子选择性;2)渗水性差;3)导电性好;4〕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膜编辑
膜是一种具有特殊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无机或高分子材料,它能把流体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能透过,而将其他物质分离出来。膜技术是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首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膜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性质和化学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分类:
按材料来源分:天然膜和合成膜,合成膜又分为有机膜与无机膜。
按结构分有七类:
均质膜或致密膜,为结构均匀的致密膜。
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0.02~10μm。按成膜方法不同,有三种类型的微孔膜,即核孔膜、控制拉伸膜和海绵状结构膜。
非对称膜。膜断面为不对称结构,是工业上应用最多的膜。
复合膜。在多孔膜表面加涂另一种材料的致密复合层。
离子交换膜。
荷电膜。
液膜。包括支撑液膜和乳状液膜。
按形状分: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和卷式膜
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自从人们发现自来水含有三卤甲烷、农药、洗涤剂以及自来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开始用反渗透膜制备纯净水。但是由于纯净水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也把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剔除掉了。于是,人们又用纯膜装置生产出具有矿泉水和纯净水两者优点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饮的过滤水。
膜分离
膜是一种起分子级分离过滤作用的介质,当溶液或混和气体与膜接触时,在压力下,或电场作用下,或温差作用下,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膜,而另些物质则被选择性的拦截,从而使溶液中不同组分,或混和气体的不同组分被分离,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其过滤精度较低,选择性较小。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错流膜工艺中各种膜的分离与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径和截留分子量来加以区别,下图简单示意了四种不同的膜分离过程:(箭头反射表示该物质无法透过膜而被截留):
微滤
微滤(MF)—— 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微滤膜的材质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聚合物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无机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属等。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对于微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径来表征,通常孔径范围在0.1~1微米,故微滤膜能对大直径的菌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可作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过滤、空气除菌。
超滤
超滤(UF)—— 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5μm至1000μm之间。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对于超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有机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0~300000,故超滤膜能对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细菌)、胶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广泛应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纯化、除热源。
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热源、胶体、COD等有害物质,又可透析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盐,已广泛应用于
牛奶脱脂、果汁浓缩、黄酒纯化、白酒陈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纯 、蔗糠脱色、氨基酸浓缩、酱油除菌等生产中,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医疗针剂水、输液水、洗瓶水、外科手术洗洁水的制备。因其克服了蒸馏水中含有细菌尸体的缺点,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备受医学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离气体的特殊功能,产生富氧空气,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养鱼场、工业发酵与氧化等场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区特别需要。 膜技术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带入一个更新的时代。
纳滤
纳滤(NF) 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基于纳滤分离技术的优越特性,其在制药、生物化工、 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纳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来表征,通常截留率范围在60~90%,相应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1000,故纳滤膜能对小分子有机物等与水、无机盐进行分离,实现脱盐与浓缩的同时进行。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纳滤膜。纳滤膜对二价离子,功能性糖类,小分子色素,多肽,头孢菌素等物质的截留性高于98%,而对一些单价离子,小分子酸碱,醇等有30-50%的透过性能,常用于溶质的分级,溶液中低分子物质的洗脱和离子组分的调整,溶液体系的浓缩等流体物质的分离、精制、浓缩、脱盐等工艺过程中。比如结晶母液的回收,树脂解析液的浓缩,热敏性物质的浓缩纯化等。
纳滤膜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中和等工艺过程。
浓缩提出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浓缩提纯的优点:
浓缩纯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带入其他杂质及造成产品的分解变性,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质。
可脱除产品的盐分,减少产品灰分,提高产品纯度,相对于溶剂脱盐,不仅产品品质更好,且收率还能有所提高。
工艺过程收率高,损失少4. 可回收溶液中的酸,碱,醇等有效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设备结构简介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
操作简便,可实现自动化作业,稳定性好,维护方便。